查看原文
其他

专访 | 王道:一窥旧时才女的雅致人生

2017-06-23 陈麟 好书探

23


星期五

2017年6月

十分冷淡存知己, 
  一曲微茫度此生。 

一日一签

张充和精书法,工诗词,善昆曲,与古典艺术精神融化为一,品性豁达,才望高雅,被称为“民国最后一位才女”。


 《一生充和》是一部关于张充和的个人传奇,关于她的个人成长、生活经历、人生际遇等,作者王道饱含深情地讲述了张充和沧桑流离又明媚动人的一生。

受访人:王 道(作家) 

采访人:陈 麟(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追寻充满生活气息的张充和  

1

您的前作《流动的斯文》写了张充和家族百年来的历史变迁,《一生充和》与之有何不同?

  

      前者的内容是大面积的铺展,讲述了一个大家族的历史传奇和传承轨迹,写了家与国的联系、家族文化的核心以及每个人的际遇和变化,好比是大江大海。后者则是紧紧围绕张充和一个人,涉及到其他人也是因为与她有关联,往一个主线聚拢就需要约束着写,尽可能让充和的故事慢慢显现出来,相比于前者它更像一条美丽安谧的长河。


2

充和从小未在父母身边长大,她第一次与母亲相见的场景,书里以自述口吻描写得很详细,请问写作材料从何而来?


  充和早期任职《中央日报》“贡献”副刊时曾写过不少文学作品,小说、散文、评论等都很精致、富有意蕴,她的不少作品都是纪实性的,如《晓雾》写了一个从小与父母分离生活的女孩,这篇文章就带有自传性质,其中的情节,包括车站的位置、环境、交通工具、人物等几乎可以考证。充和长居在合肥老家,与在苏州的母亲每年都有聚会,文中可见母亲送别她的场景,读来令人动容;再加上后期与张家后人的对谈了解,基本上可以认定这个情节是真实发生过的。


3

写充和的一生,印象最深刻的是哪部分?


  在美国的部分。她刚到美国时举目无亲,工作不稳定,在陌生的社会环境里租房受到歧视;典当家藏的古墨维持生计;写信时为了节省邮资,她经常将信封的反面写满密密麻麻的小字。但即使在那样的境况下,她仍挤出时间坚持练习书法和传播昆曲,以淡然平和的态度应对生活。写作时我希望能展现一个生活化的张充和,一个爱好艺术的普通人张充和,看她如何调和生活与艺术的矛盾,如何克服生活的种种困难和窘境,最终一步步走向她向往的生活状态。


  为生活营造诗意是她骨子里的气韵 

4

时人对张充和的才能学识评价颇高,尤其是书法与戏曲,结合她的成长历程、个人追求亦或结识的好友,是什么成就了她?

  

      充和有自己独特的命与运,回合肥并没有限制她的学习机会,反倒因遇到了几位良师而奠定了坚实的传统文化基础。充和极其执着、勤奋,她晚年回到苏州时还坚持凌晨3点起床练习书法,这是她多年的习惯。她到北美23所大学讲演昆曲,她自制头面、服饰、笛子,没有伴奏,就自己录音;没有配角,就让小女儿上场配戏,先生汉思充当翻译和解说人,如此种种,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昆曲是她的精神伴侣和艺术信仰。


5

张充和一生颠沛流离,生于上海,长在合肥,求学北平,辗转昆明,远赴美国,这也是书中采取分地域、城市来写的原因?


  以地域来呈现一个人的生命过往,实际上是想更贴近她与各个地方的关联。纵观充和一生,她离开合肥后就一直是“在路上”的状态,她看似作为一个过客,但实际上她在认真地与每个城市交往,感受它的风土人情。所谓“人在旅途”“人生如寄”,这样的状态也与充和的故事颇为相契。充和在每个地方停留时似乎都有诗词留下来,她总是善于营造自己的诗意世界。


      生活可以是简陋的,但不能没有诗意,这是充和骨子里的精神意蕴。这与她的成长环境和个人经历都有很大的关系,她热爱生活,热爱世界,因此把她置于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看出人物与地域的关系,还涉及到一些地方文化以及地方风土人情带出的故事,希望借此塑造一种时空穿梭感,还原出每一个城市对她的影响,包括对她的人生轨迹的构成和促动等。


  为传统文化增添时代色调  


6

您曾编注,张充和是一位“退步者”,而且退得很早,从年轻时就开始退了,人家都忙着赶超时尚、潮流,她却不紧不慢地,甚至退回到中国古典文化和传统中去。


  赶时髦几乎是人心所向,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但若要追赶所谓的时髦,恐怕永远追不上。再说了,什么是时髦呢?今天的过时或许正是明天流行的风尚,因此最重要的还是坚持自我。当很多人抛却传统去追逐时髦时,充和始终专注于书法、诗词、昆曲、园林、碑刻等传统之美,一刻不曾动摇。


      为什么有些人上了年纪就想回到传统中寻找自我的精神世界呢?充和的坚持或许只是基于纯粹的个人爱好,但无意中却比别人悟道早一些。她虽未完全置身于传统文化中,却与它们相守相伴,使得她身上的传统不再是固有的传统,而是具有了时代的色调和力量。


7

她虽是大家闺秀,但她一生辗转的行迹也表明她并不困于闺阁,而是乐于出去接触外界的。她似乎又不像传统意义上的闺阁女子?


  张充和坚持自己的主张,但不代表她排斥新事物,她所处的时代从穿着用具到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她所处的家庭也是一个比较新式的家庭,这些都对她有影响。到上海读中学时她开始翻译作品,可见她具有开放意识;以国文满分考北大,是因为她渴望进入现代学院学习;她到美国较早使用了电视机、洗碗机、冰箱等生活电器;她身处时尚之都,但出席公共场合总愿穿着中国传统服饰,可见她内心对传统之美的向往。


      但她在回国后,教侄女出门要略施粉黛,并且要注意走路的姿态等,这些带有中国传统礼仪特征的要求表明她内心属于优雅大气的中国传统文化。她始终坚持传统文化中那些美的东西,例如她受邀在耶鲁大学任教昆曲,把昆曲艺术带去了美国,带去了好莱坞。这是她作出的贡献,中国传统文化不是保守的,不是固步自封,而是要“走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欢。


延伸阅读

《一生充和》

王道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7年4月版


扫二维码立即购买~


推荐理由:这是一部蕴藏古老国度曲折历程的饱含深情的个人传奇。充和出身名门,曲词诗赋,棋琴书画,样样精通;一生颠沛流离,始终淡定豁达,身历百年沧桑而自成高格。


推荐阅读

专访 | 李宏伟:以写作和现实对视

专访 | 郭建龙:用故事解析中国历史的财政逻辑

专访 | 岱峻:致敬骊歌的现代学人

慢生活 | 为什么你喜欢的人总是不喜欢你?

独品 | 美,及比美更多的

鲜知 | 一个人一生需要多少钱

专题 | 哪怕在育儿鄙视链底层,也可以低成本养个高质量娃

书单 | 期待看起来不可能的奇异事件变成现实的那一天

独品 | 用离经叛道塑造孤独的天才



好书探

发现好书 | 推荐好书

喜欢,别忘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